中俄联合制造新型潜艇,消除了俄方对保密问题的顾虑,也给了中方展示自身军工实力的机会。
关于中国从俄罗斯引进677型“拉达”级潜艇的话题,又有新“内幕”曝光。按照来自俄罗斯国防工业界人士的消息,这笔交易的性质并非传统的“俄卖中买”,更确切的说法应是“中俄合造潜艇,服务中国海军”,作为潜艇“心脏”的动力和电子火控系统将彻底“中国化”。分析认为,“丰富装备型号”与“获得俄罗斯技术”是中国引进该潜艇的主要考量。
“混血”潜艇专供中国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援引677型潜艇开发单位——红宝石设计局负责人的话说,关于新型潜艇出口中国的项目,双方目前只形成了意向性协议,“我们将在677型潜艇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的若干技术,包括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等于为中国特制一款潜艇,与原版存在差异”。这位“爆料者”强调,“中国版677”具体使用什么样的子系统有待商榷,就拿AIP系统来说,俄方希望安装燃料电池,中方更青睐自己熟悉的斯特林发动机。
该人士还透露,原版677型潜艇配置的尖端声呐、电子战系统、数据链技术都是俄海军的最高机密,出口中国的难度很大,如何寻找替补设备,事关俄中潜艇谈判的成败,“至少,俄高层原则上不同意向中国出口高性能声呐”。
红宝石设计局称,中国对677型潜艇感兴趣的同时,印度和阿尔及利亚也向该艇表达了“爱意”,可能先于中国获得现货。截至2013年夏,俄海军自用的677型潜艇已开工服役3艘,不过,它们均未装备AIP系统,因为在俄海军的序列中,677型属于中小型潜艇,不需要AIP支持下的远海作战能力(此系核潜艇的本职),专注于强化武备即可。
与现有体系无缝衔接如果“中俄合造下一代潜艇”是真实的,且“中国版”677型潜艇采用了中国制造的子系统,就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军工水平的进步。中国用自造设备来完善俄罗斯潜艇,一方面可以确保其技战术性能不弱于原版,另一方面便于快速将俄制装备融入自身体系。
通常认为,俄制武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平台先进,但电子系统有所落伍。近几年,中国对俄式装备的改装大多集中在电子设备方面,并且克服了电磁兼容性等障碍;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希望用自己的先进设备来武装新型潜艇。
具体而言,采用国产通信系统、数据链,能令新型潜艇较快地融入海军的信息网络中;采用国产火控系统、观瞄装置、声呐等,则有利于新艇发射中国国产导弹;采用中国设计制造的AIP系统,对日后进行后勤保养的好处同样显而易见。
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在潜艇建造领域,中国在部分领域与俄罗斯尚存差距(例如材料)。不过,随着中国新型试验潜艇的出现,中国将在更多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全面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此前报道,中国海军已服役世界最大的常规动力潜艇,这艘代号032型的潜艇受关注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多面手”身份:不但负责测试“巨浪”-2洲际导弹,同时还可改装号称“航母杀手”的反舰弹道导弹,甚至能运送特种部队执行秘密任务。它负责测试多种潜艇用先进设备,通过它,可以窥见中国潜艇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此观之,俄罗斯的677型潜艇对中国海军来说只是“锦上添花”。若该艇最终落户中国,很大一方面的意义将是丰富装备型号。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积累了使用上一代俄制636型“基洛”级潜艇的经验,后勤保障也日渐纯熟。此外,677型的噪音极低,比号称“海洋黑洞”的636型还要低很多,它在降噪方面的“独门绝技”,仍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