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琴的小铃铛

时间:2013-08-14 11:14来源:新华社 作者:佚名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8月14日讯  据新华社报道,采访牛玉琴,总能听到一种特别的声音。
  
  “哗呤呤……哗呤呤……”不是风沙声,不是枝叶摇动,而如小石子滚落金盘,如喁喁细语。
  
  见记者好奇,牛玉琴撩起衣襟,腰上系着一只拇指肚大的小铜铃铛,圆鼓鼓的表面已被岁月之河打磨得金光灿灿。
  
  64岁的牛玉琴说:“这还是老头子送的呢,我戴了48年啦!”
  
  当年,牛玉琴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同样年轻的张加旺在庙会上舞狮子,偷偷把狮子脖子上的小铜铃摘下来,送给未来的媳妇作了定情信物。
  
  刚结婚时,他们一家人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熬着苦日子。常常是一夜风沙怒号,第二天早上连门都被黄沙埋住了。风沙刮走了秧苗,一年辛苦下来,打不下几斤粮食。风沙逼得他们连搬了三次家,一退再退。
  
  两口子是一样的倔脾气:“不搬了!就要生活在一个永远不动的地方,还要让咱们的子孙后代在这里生存下去。”
  
  赌了这么一口气,他们开始种树治沙。那些年的艰辛不堪回首,但在牛玉琴的记忆中,丈夫是特别活泼的一个人,爱扭秧歌,唱歌好听。她受委屈哭鼻子,丈夫就唱陕北“信天游”哄她开心。
  
  几年间,沙丘逐渐绿了起来,丈夫却被诊断出骨癌。锯掉了一条腿,他继续帮妻子种树。上沙丘时,他把拐杖往上一扔,双手扒沙往上爬;下坡时,干脆轱辘辘滚下来……
  
  为了给丈夫治病,牛玉琴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但依然没有挽留住这个年仅40岁的汉子。把丈夫葬在他们亲手栽种的林子里,牛玉琴抹一把眼泪,带领儿孙继续种树。30年间,她把11万亩荒沙变成了青翠绿洲,林草覆盖率达80%。
  
  8月12日一整天,记者一直行走在毛乌素沙地南缘。在这块号称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地方,每一位造林人都有一部辛酸史。
  
  48岁的殷玉珍,内蒙古乌审旗一个农家女,20多年前用全家最大的财产——一只三条腿的羊换回了300棵树苗,种在房子周围。丈夫累得患了严重肺炎,她自己累得早产,这些都没有阻止她种树的脚步。她把7万亩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王国”。
  
  50岁的张应龙,2003年辞去年薪数十万元的外企副总职位,回到陕西神木老家造林治沙。最艰难时几乎倾家荡产,连房子都卖了。他曾经连续48天独自困在治沙基地,一个人影都见不到,孤独得要发疯,甚至出现了幻觉。而今,在他承包的那片面积接近一个马尔代夫的沙地中,绿化率已达四分之三。
  
  站在茫茫沙地前沿,面对黄绿两种色调的鲜明对比,无人不会惊叹。
  
  创造这一绿色奇迹的,原本都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人。他们植树造林的初衷都是最朴素的,无非是要在这块生态环境恶劣的土地上活下去,或者希望活得更好一些。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是一项多了不起的事业。
  
  然而,就在他们的一锹一镐、一串串脚印之间,一道庇护13亿中国人的绿色屏障巍然而起,一条动人心魄的绿色飘带迎风招展于我们这个星球之上。
  
  197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开创了我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三十五年来,“三北”造林人血汗与欢乐并存,苦痛与幸福同在,他们的人生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命运血脉相通。
  
  “要是老头子活到现在,得多开心呢!”牛玉琴眼里泪花闪动。想念丈夫时,她也唱信天游:“爬坡上洼的老骡子,知心合意的老头子……”
  
  她腰间的小铃铛依旧“哗呤呤”作响,宛如一曲清越悠扬的伴奏。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