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艰难的一天 新华社记者震中一日记
新华网甘肃岷县7月23日电(记者樊永强)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中所在地岷县梅川镇永光村和永星村是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村庄。22日午后,记者来到这里,跟随部队官兵、志愿者和村民一道,经历了交织着悲伤和感动的一天一夜。
艰难的一天
永光村和永星村所在的文斗沟流域,是一个遍布青山翠谷、蓝天白云的世外桃源——如果,没有地震来临。
记者22日下午3时许赶到了满目疮痍的震中。永光村和永星村一东一西坐落在文斗沟两岸的山坡地上。两个村子多数房屋都是土坯房,这次地震中几乎全部垮塌,遇难人数加起来占此次地震遇难者总数的近一半。
在永光村,强烈的地震造成了多处严重山体滑坡,救援官兵和志愿者只能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最后一段直线距离不足两公里的山路,记者爬了近一个小时。
山体滑坡最为严重的是永光村北面的一处居民点。这处滑坡宽100到200米,长达300米以上,以前的房屋、树木全被埋在了厚达三四十米的泥土之下。村民说,这处居民点原本住了八户人家,地震中有六户被夷为平地,12人被埋,10多人受伤。
来自兰州军区、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部队的上千名官兵先后赶来搜救。由于震中山地的土质是细腻的黄土层,一旦滑坡,被埋者生还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救援官兵们不肯轻言放弃,直到夜色降临,依然在努力挖掘。
每当有肢体从泥土中露出时,官兵们就放下铁锹,直接用双手清理泥土,一点一点把人从泥土中挖出。当100多名武警、消防官兵和民兵连续奋战6个多小时,掘走上千方土后,所有救援官兵和周围的群众都惊呆了:一家五口人全部用双手紧紧搂抱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
官兵们眼含热泪,用手一点点拂去覆盖在一家人身上的泥土。
立正,脱帽,默哀。一次次简朴而庄严的告别仪式,表达着救援官兵对生命的敬礼!
悲伤的夜,温暖的手
兰州军区某红军师副师长郭正野告诉记者,为了让永光村和永星村的受灾群众当晚都能住进帐篷,临近傍晚的时候,他已派100多名官兵翻越大山,把部队自带的40多顶帐篷全部背运上来送给群众。
据记者体验,即便轻装翻越这些直线距离仅9公里的山路,至少也要2个多小时,而背帐篷的官兵们要在夜色下负重攀爬宽仅盈尺的崎岖山路,其艰辛可想而知!
在永光村一处居民点,记者见到三位老人守护着一个遇难孩子的遗体。53岁的后禄才老人说,孩子的亲生父母都被倒塌的房屋砸成了重伤,是十几位邻居把他们从废墟里挖出来,并沿着陡峭开裂的山路把他们送下了直线落差达500多米的山下。10公里的山路,这些大多都已经五六十岁的“留守”老人们,整整走了5个多小时。
后禄才说,孩子的父母重伤,短时间内不可能从医院回来。孩子的遗体再停放一天后,他们会选择一块墓地,按当地风俗,替她的家人好好为她安葬,“大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起,这些事不用说,谁都会这么做。”
下山途中,记者在路上碰到了正沿着田间小道向永光村疾走的一行五人。他们是对面山上永星村的村民,在匆匆处理了自己家里的灾情后,赶来支援。34岁的马志军说,就在早上,他的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10岁,全部在地震中罹难。听说嫁到永光村的妹妹一家房子塌了,这位悲痛的男子在简单处理了孩子的后事后,立即赶过来支援:“毕竟,救人才是最重要的。”
7月22日,是农历六月十五。午夜,大大的月亮升上震中上空幽蓝的天幕。在这片海拔超过2000多米的悲伤之地,夜间温度已降至十摄氏度以下。此时,永光村和永星村所有幸存者都住进了部队搭建的帐篷。
“他们拼了全力”
地震发生后,不断有志愿者从周边赶来。因为要确保救灾车辆通行无阻,灾区实行了交通管制,这些志愿者到了山下大路边后,只能徒步上山。
23日一大早,记者再次赶往震中,一路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背着矿泉水、方便面等食品送往各个居民点——在灾后的第一天里,部队官兵都在忙着全力搜救群众,这些嘴唇开裂、满头大汗,衣服上糊满泥土的志愿者们,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饮食。
这是一位不愿向记者透露自己姓名的私企老板。23日上午,他带着公司10多名员工扛着食品和水到达搜救现场。看着官兵一刻不停地挖掘搜救,他不断给战士们递水,得到的却一律都是礼貌的拒绝。当他看到一位十七八岁的新兵双手磨满血泡,累得连手中的铁锹都拿不住了,终于忍不住冲了上去,对着带队上尉吼道:“你就不能让他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吗?!”
上尉睁着充满血丝的双眼看了他一下,没有说话,继续带着官兵们奋力挖掘。
这位老板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对记者说:“他们拼了全力!”
23日午后两点,永光村和永星村最后一具遇难者遗体被找到。救援官兵没有片刻休息,又立即投入安置群众、清理废墟、转运群众财产等任务。
下午,记者在离开震中的途中看到,越来越多的生活用品,正源源不断地从外面运来。
原文链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dingxidizhen/content-3/detail_2013_07/23/27827268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