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地司令曾因保卫中国工程师手被子弹打穿

时间:2012-10-25 07:19来源:中国航空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编者按:日前,为充分报道中国航空工业国际化开拓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航空产品和民品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的巨大成就,本报记者专程赴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采访。记者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访问了巴基斯坦空军“枭龙”项目办、巴基斯坦空军对外宣传处,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卡姆拉访问了巴基斯坦 “枭龙”总装厂,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访问了斯里兰卡空军司令部,并分别走访了中航技驻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代表处和中航国际工程公司斯里兰卡分公司等中航工业驻外机构。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深深地感到,中国航空工业不仅仅是向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出口飞机和设备,而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国家实现自己的航空梦想。中国航空装备在世界上不算最好的,中国人的技术可能也不是最先进的,但是我们帮助朋友实现飞翔梦想的行动却是实实在在的。

  当看到巴基斯坦民众提起JF-17(“枭龙”)赞不绝口,看见斯里兰卡空军司令为驾驶过中国产飞机而自豪时,我们由衷地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努力感到骄傲,对那些长年驻守海外的人员充满敬意。他们有的孤身一人远赴海外好多年,有的辗转亚非只为心中梦想,有些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也不辱使命。让我们通过文字走近他们,感受这些海外航空人的使命忠诚。

  中航技驻巴基斯坦代表处是中国航空工业成立得最早的驻外机构之一,也是中航技公司目前规模最大的驻外机构。

  从最早的歼6、初教6到随后的歼7、K8,再到现在的“枭龙”,中航技驻巴基斯坦代表处几十年来一直承担着航空产品对巴销售的重任,是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工作的一支主力军。一代代中航技驻巴代表和中国工程师让巴基斯坦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友谊,他们也在奉献中让自己的青春有了别样的风采。

  “80后”代表处

  如今的中航技驻巴基斯坦代表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它的组成人员除了代表处总代表高岩是1977年出生的之外其他人全是清一色的“80后”。当大部分国内的“80后”们还在单位里跟着师傅一点点学习或者刚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在驻巴代表处的这些同龄人却已经担当起了重任。

  郝飞出国之前长期在成都负责“枭龙”飞机航电项目,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西南王”。2011年4月初,他来到巴基斯坦开始担任“枭龙”项目管理研发业务代表。在这里,他每天要面对的是上至巴空军司令部的决策者下到航电厂的技术操作人员。在国内,他只需要管好自己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但是在这里则不一样,所有“枭龙”项目与航电相关的事情他都要参与,虽然驻扎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在“枭龙”项目之前,巴基斯坦在航电领域基本上属于技术真空。而近年来,正是在郝飞等人的牵针引线下,巴基斯坦已经在卡姆拉空军联合体里建立起了自己的航电工厂,虽然业务能力还不是很强,但起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按照中航技的要求,这些驻巴代表们大部分都要在此长驻两年以上。他们其中有人刚刚结婚不久,有人孩子刚出生不久,虽然每年会安排一段时间回国休假或者借助出差的机会回家看望,但是那种长期远离家人、远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还是会时常的围绕在他们左右。巴基斯坦经济落后,安全形势极不稳定,在国内看起来年轻人最平常的娱乐方式比如出门散步、聚会唱歌、逛逛商场、打球运动等,在这里都是不可想象的。在首都伊斯兰堡,他们除了每天出门去巴空军司令部和机场等有限的几个地方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就只能待在驻地的房间里。在卡姆拉,所有的工作人员统一居住在专门为中国员工修建的一个有着重兵防守的住宅区,而每天上下班都必须有专门的武装人员护送。尽管中航技在驻地为大家安装了宽带、卫星电视和一些运动设施,但是那份远离故土的寂寞还是时不时会涌上心头。

  孟庆军说,最难熬的就是刚来半年多的时候,度过了出国工作的新鲜期,随之而起的就是无边无际的寂寞。每当这个时候,自己唯一的排解方式就是不停的想办法做事情,让忙碌的工作占据自己所有的空间和时间。主管“枭龙”项目备件的韩博宇,是目前在巴这批代表中常驻时间最长的。在长达两年零8个月的常驻时间里,他最见不得的就是其他同事能够回国,看着身边的人一批批地陆续走了自己感觉心里特别着急,但是没有办法,工作需要自己就得在这里坚守着。在卡姆拉中国工程师驻地,每当有人要回国就仿佛是在一片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粒石子,激起了所有人心里的乡愁。

  也许在一般人眼里,做国际贸易的人大多都是飞来飞去、出入高级酒店、衣着光鲜,从事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在中航技却不是,这群本可以在国内享受生活的年轻人,却选择了在巴基斯坦乃至更艰苦的非洲、南美洲等地坚守,随时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危险、贫乏的物质条件、苦闷的精神生活、远离家人的思念,这些是他们每天需要面对的。“当年选择了航空专业,现在又选择了中航技这份工作,既然自己选择了那么就要去坚守到底。”一个从美国留学归来正在巴基斯坦“枭龙”总装工厂实习的中航技新员工的话,也许最能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

  钢铁般的中巴友谊

  在互联网上有一个词叫“巴铁”,说的是巴基斯坦人是中国人的铁哥们。在中航技驻巴基斯坦代表处,大家对这个词感觉更真切。

  当2011年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获得冠军的时候,巴基斯坦空军“枭龙”项目办主任瑞贾德少将第一时间给高岩打来了祝贺电话,祝贺中国人取得这样历史性的成就,作为巴基斯坦人同样为中国而感到骄傲。而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期间,每见到一个巴基斯坦人他们都会为中国代表团金牌领先而向高岩及同事表示祝贺,这仿佛就是他们自己的成绩一样。而当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中国代表队金牌总数被美国队超越,巴基斯坦人表现得比我们自己还要惋惜和遗憾。

  患难见真情,真正的铁哥们到了危急时刻更显得友情可贵。至今让高岩难以忘记的是,2011年5月巴基斯坦卡拉奇海军基地遭到恐怖袭击后,巴基斯坦海军司令部相关负责人向高岩表示,“如果子弹射来,巴基斯坦人一定会挡在中国兄弟前面,子弹要射先射我们,再射中国专家。”而中国专家也没有辜负巴基斯坦兄弟的感情,在袭击发生后义无反顾地留下来了,而来自西方其他国家的一些工程师则在袭击第二天就飞回国了。在记者到达巴基斯坦采访的前一周,卡姆拉空军基地在穆斯林斋月夜间又遭到一群不明武装分子袭击,为保护基地和驻地中国工程师安全,基地司令亲自上前指挥战斗,战斗结束后自己的手臂都被子弹打穿了。

  巴基斯坦空军过去曾采购过大量的西方装备,包括美国的F-16、C-130,法国的“幻影”,俄罗斯的直升机、意大利的运输机等,包括中国的歼7等,但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航空工业。“枭龙”在巴基斯坦空军的代号为JF-17,绰号“雷电”,这个项目在巴基斯坦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国内人无法想象的。“枭龙”项目在国内目前只是一个外贸项目,而在巴基斯坦JF-17却是不折不扣的国家重点工程。时任巴基斯坦总统亲自出席首架飞机下线仪式,在巴基斯坦国防日当天的各大报纸上到处都是“枭龙”飞机的宣传画,而当记者问起普通巴基斯坦人是否知道JF-17时,他们往往都会高兴地说上两句还不时的竖起大拇指。巴基斯坦人对“枭龙”项目成功的渴望一览无余。

  随着“枭龙”项目的实施,一大批巴基斯坦的工程技术人员被派往中国工作、学习。中航工业举办的巴空军高级学院培训班让来自巴空军总部、各基地和作战部队的优秀军官了解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和中国文化,标准化、信息化、项目管理等一些专门课程的学习也让巴空军更加有信心和能力。

  巴基斯坦人对每一个帮助他们的中国人都表示出极大的尊敬和友善。虽然有时双方存在很大分歧,有20分钟言语不合摔门而出的不欢而散,也有连续几天几夜的不停鏖战,但到最后大家总能达成一致。中方人员总会对巴空军的严谨、细致、务实佩服不已,而巴方也会赞许中方的灵活与毫无保留。

  站在伊斯兰堡附近的山巅,俯瞰整个伊斯兰堡,我们不由得为这个美丽的森林城市而折服。当知道在身处的这个小山公园里栽下了第一棵树的时候,我们不由得为中巴之间的友谊而再次感动。听着远处清真寺传来的祈祷声,我们只能祝福这个国家永远和平富裕。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