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为100%。普通高考成绩连年位居全市前列;中职高考上线率连续保持100%;民乐一中2017年被认定为“甘肃省普通高中特色实验学校”;民乐县职教中心创建为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民乐县创建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一串串数据,一项项成绩,详实反映了近年来民乐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乐县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县教育工作呈现出优质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加强教育项目建设 学校办学基础不断夯实
如今,走进民乐县各学校,映入眼帘的是舒适宽敞的校舍、干净整洁的校园、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一阵阵秋风吹来,不时传来琅琅读书声,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民乐教育的辉煌未来。
教育承载希望,项目支撑发展。近年来,民乐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逐年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优化教育布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教育项目建设,促进教育民生项目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据该县教育局局长李林学介绍,近年来,全县共投资6.1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校舍13.1万平方米,新建或改扩建学校120多所,在县城形成了“两高四初十小十五幼”教育布局,在工业园区新建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全面建成民乐教育城域网,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为适应新高考改革,民乐县不断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于2018年投资1.98亿元,在文化产业园新建占地面积226亩建筑总面积57410平方米的民乐一中西校区,分校区的建成全面构建了“一校两区”城区高中教育布局。民乐一中党委书记赵泯告诉记者,“新校区共建有楼宇9栋,建成后能够为提供3500个高中学位,同时能满足新课程改革以及选课、走班的需要。”
自2016年以来,民乐县先后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在工业园区建起了乐民新城容纳搬迁群众。为解决搬迁群众子女上学问题,该县在工业园区新建幼儿园、小学、初中一体化学校,为1万多名园区创业就业者和搬迁群众的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民乐工业园区学校副校长郑玉铭介绍说,“工业园区学校小学部最大可设35个教学班,初中部最大可设26个教学班,完全能满足搬迁群众群众孩子上学需求。目前,全校有教师133人,都是从全县各学校选拔的优秀教师,可以为搬迁群众子女提供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
宽阔的操场、明亮的教室、整洁的餐厅……一笔笔投入,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如今,漫步民乐县城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最漂亮的建筑在学校。
推动“双减”落地见效 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双减”政策实施后,民乐县各中小学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积极稳妥推进“双减”工作落地,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在保障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
下午四点半,原是民乐县思源实验学校的放学时间,但如今校园门口看不到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孩子们也没有走出校园,而是回到各自教室在老师辅导下做课后作业,上书法、音乐、陶艺等兴趣课程。据了解,“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思源实验学校开设了舞蹈、足球、美术、陶艺、手工制作等课程,在助力学生发展特长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正在图书室看书的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王瑞楠说,“我从小就喜欢科技的人,以前作业多的让我无暇走近科学,‘双减’政策实施后,老师布置作业非常精炼,让我有了大量的时间学习科技知识,还能进行科技小实验,现在我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退步,还有很大的提升。”
面对“双减”政策的实施,该县洪水小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配合的方式开展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各类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形成了相应的精品课程。该校教师张之娜介绍说:“我们学校通过书法练习指导、‘一班一品’活动、34个兴趣小组活动及作业辅导等形式落实‘双减’政策,这样既减轻了部分学生家长无法监管的压力,也解决了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各种困难,可以说既服务家长又助力学生。”
据民乐县教育局局长李林学介绍,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民乐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积极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课后服务实行“一校一案”,做到时间、师资、场地资源有保障、课程安排有落实,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作业辅导及体育、科技、劳动、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筑牢教育发展“奠基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民乐县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以业务建设为重点,通过校本培训,突出教师培养,教师的思想、业务和技能均得到了全方位的跃升。
启动实施“乡村教育家培养工程”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开辟“走进国教院”教师培训绿色通道,持续推进“经师+人师”的“大先生”培养计划,着力实施“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坚持推进“名校跟班行动”,促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造就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成为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民乐一中的王发家老师已经任教二十余年,在学生眼里他就是一部行走的“教科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年级教研工作的情况,推广了以自己经验为基础、教育理念为依托的工作策略,建立以梯队培养、目标激励、拓展视野、共同成长、全面发展、精准辅导为理念的创新培养机制。王发家告诉记者,“聚焦课堂改革,学校持续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强校’计划,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推进‘青蓝工程’建设,建立了教师快速、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科造诣深厚的教师队伍。”
该县教育局局长李林学介绍,近年来,民乐县大力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工程,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农村学校、工业园区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打破教育壁垒,加强教师校际间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高级教师967人、陇原名师2名、在岗特级教师3名、省级教学能手4名、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251名、省市县级骨干教师1279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乐县把教育当做最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增强质量意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公平教育,真正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彻底转变,一幅开启教育现代化新征程的画卷正在民乐大地上徐徐展开。(通讯员王鹏毛琴赵玉梅)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