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5日电 题:塔里木河“春灌” “唤醒”沉睡绿洲
新华社记者李志浩、张晓龙、阿曼
为了“唤醒”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彭安寿已一天一夜没有合眼。斗渠里的水终于轮到他家的农田,水流正在田间流淌。
110亩的条田被田埂分成几十块,穿着水裤踩在及膝的凉水里,彭安寿时刻警觉。一块小田的水马上要满了,他挪步过去用坎土曼(锄头)几下将田埂封堵,再转到邻近的另一块田,在埂上推一道口,水流便迅速进入这休眠了一冬的土地。
在水资源紧缺的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用大水漫灌农田无疑是奢侈的。但对在此生活的人来说,漫灌对农田压碱保墒又十分必要。1991年以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彭安寿,亲历了中国农业节水技术的多次升级,“10多年前我们就全都用上了最节水的膜下滴灌技术,但一年必须要漫灌一次。”
发生在中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的这一幕春灌景象,是整个新疆春耕备耕工作的一个缩影,即在节水与用水之间寻到恰当的平衡。
保障彭安寿春灌用水的是不远处的恰拉水库,这一始建于1958年的水库,几经扩建,承担着周边40余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和近10万人饮水的供给使命,而蓄水水源就来自塔里木河。
尽管地处塔里木河下游,50多年前就修有水库,但曾有一度,彭安寿和其他职工群众在这里的日子几近绝望。
“上世纪90年代,两大沙漠眼看就要在我们这里合拢了。”彭安寿所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1团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紧紧夹在缝隙之中。前者是中国最大沙漠,后者则是横跨甘肃西部与新疆东南部的跨省沙漠。
作为以2486公里全长贯通新疆南部的“母亲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塔里木河的整个流域迎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与经济规模翻了数倍,用水量随之大幅增加。但因为一度缺少协调,生产用水少有节制,中上游用水难以限额,流到下游的水越来越少。到上世纪90年代末,情况已相当危急。
彭安寿至今仍记得当时的不安:一到春天黄沙不断,卷土折苗,到了五六月份还要一遍遍复播种子;国道则时不时被两大沙漠“联手”掩埋,道路难通;河道的水越来越少,只能打井吃苦咸水,一个接一个地打;生态恶化,大片原始胡杨林枯死,引发全国媒体的关注……如今近10万人生存的绿洲,那时却成为大家被迫撤离的地方。
情况在2000年发生了变化。为了尽快改善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决定从600多公里外的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应急调水。经过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的19次调水,水头14次到达尾闾台特玛湖。而在应急调水实施前,大西海子水库以下的362公里长河道自1972年即长期断流,台特玛湖消失20余年。
2000年,对配水员李生俭来说是无比难忘的一年。他记得从这一年起,配水不用太发愁了,河道里的水有了强制的保障。也大约从那时起,河两岸的水泵、水井开始受到极为严格的管理。
在李生俭模糊印象的背后,是200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在塔里木河流域采取常规节水、高效节水、退耕还草、干流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建设投资总额超过107亿元人民币,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恢复有了长足的进步。
春到塔里木,沉睡的绿洲,马上就要复苏。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