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裁缝铺里看老城新生活
在36摄氏度高温天里奔波近300公里,对58岁的吐尔买提·热扎克来说,即便坐的是空调车,走的是高速路,着实有些辛苦,但他脸上并没有一丝不快。
6日是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家住叶城县的吐尔买提几天前就坐车赶往喀什市,打算做件中意的节日新装。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居民一样,在新疆喀什,人们也有过节穿新衣的讲究。
喀什老城的吾斯塘博依街上,麦麦提沙力·吾普尔家裁缝铺背靠艾提尕尔清真寺外墙,向往来穿行的居民、游客敞开大门。临街横放的铁皮桌上,第四代传人麦麦提沙力正沿着虚线裁减布料,头顶凉棚和身后两间小屋四壁挂满了做好的衣服,等待客户取货、选购。
令吐尔买提不辞辛苦,奔波百里而来的,是麦麦提沙力家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的祖传制衣标准。在喀什维吾尔族民间,这家专门缝制传统“袷袢”的裁缝铺颇有名气。“袷袢”是维吾尔语,原指对襟长袍,是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现在人们穿的大衣也被冠以此称。
“到我这一代,人们挣钱多了,过节做衣服、买衣服都是平常事,谁都不用捏着口袋过日子了。”麦麦提沙力说,近百年前就在吾斯塘博依古街上营业的老铺子,在见证了老城改造后,迎来了生意最火的时代。
一番挑选、试穿后,吐尔买提看中一件质感柔顺的丝质长袍,麦麦提沙力连忙招呼儿子记下老人所选的样式、材质和颜色。“现在的布料样式太多,做衣服的人讲究得细,颜色、花纹、质地一点都不能错,不记清楚就容易搞混。”麦麦提沙力说,即使对从小玩碎布头长大的他而言,要靠脑子记清楚也很困难。
布料品种剧增的挑战,在同行艾散·伊斯马伊力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店铺相距不足百米的两位是同行,也是好友。不同的是艾散并非家传出身,学做裁缝是因为“把别人变美很有成就感”。
从别处搬至古街六七年来,艾散的裁缝铺以订做裙装、西装、演出服等现代服饰为主,尤其善做艾德莱斯绸长裙。开斋节之际,不少老城妇女来到店中请艾散做条可心的长裙,好在走亲访友时更显靓丽。
“肚子饱了要求多”。从业近30年的艾散,用这样一句维吾尔族俗语概括上门顾客的变化。和早些年仅有几种固定款式不同,如今的顾客更追求个性化,几乎每个人都希望避免和路人“撞衫”。
于是,艾散的铺子里就多了一项服务,从顾客提供的图片中,按要求把不同款式中的领子、袖子、腰臀等元素融合到一起,变成全新的样子。有时,他还会参考网上的时装图片,结合自己对当地居民身材、喜好的了解,画些设计图供顾客选择。
“口袋打开一看,想花就能花的钱越来越多。”艾散说,盖房子有政府补贴,看病有医保报销,孩子上到高中毕业都不掏钱,有了这些政策保障,就算是看起来经济条件差一些的农村顾客,走进店里挑选衣物时也是底气十足。
可艾散并没沉浸在生意红火的快乐中,居安思危的他开始考虑裁缝铺未来的走向。近两年,许多纺织服装企业进驻南疆,以前闲坐家中的妇女纷纷进厂打工挣钱,他担心质优价廉的量产服装会挤压裁缝铺的生存空间。为此,他已向政府申请成立纺织服装合作社,希望集合更多同行力量,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而在麦麦提沙力看来,竞争肯定有,但情况远没有那么糟,因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是政府一直强调的事情”。2014年10月,喀什市政府将他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当时的奖状他保存至今,每当游客、记者前来,他都会拿出复印件展示一番。
对发展前景保持乐观的同时,麦麦提沙力也在进行调整。不少他亲手教出的学徒,如今已在周边县城或乡镇另起炉灶。不久前,他又将这些徒弟的店面发展为代加工点,做起小规模量产。凭借多年积攒的口碑和名气,产品已销往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各县和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