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9月22日电(记者贺占军、张斌、李浩)初秋,晚霞的余晖洒在南阳府村前的稻田里,稻谷弯弯,山丹花盛开。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不远处传来熟悉而温暖的歌声。
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南泥湾》曾点燃了无数人的激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不仅记录了延安时期三五九旅开荒屯田、开辟军垦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80多年来南泥湾的一次次蝶变。
时维九月,狭长地带上的千亩稻田已经泛黄,湛湛晴空下,好似大地铺金。
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的稻田。新华社记者邹竞一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唤起千百万工农不屈的斗争和创造精神。时空斗转,“烂泥湾”变成南泥湾,更蝶变成今日幸福美好的陕北绿色生态小镇。
稻田不远处,落成不久的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来客,人们在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老物件前驻足,思绪却被带到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挑衅和经济封锁,加上自然灾害侵袭,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遇到极大困难。
存亡抉择之际,毛泽东同志给出八个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41年春,冒着凛冽的北风,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士气高昂,唱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浩浩荡荡挺进南泥湾。
游客在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的稻田前留影。新华社记者邹竞一摄
彼时的南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一片荒凉少人烟。
一曲生产自救的凯歌就此奏响: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搭草棚、挖窑洞;没有鞋穿,大伙儿就自己动手编织草鞋……
到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
凭借战天斗地的气魄、不屈不挠的品格,战士们硬是将昔日的“烂泥湾”变为“陕北的好江南”。
“开垦南泥湾,唤醒了沉睡的土地,不仅收获了粮食等物质产品,更播撒下南泥湾精神的种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建教研室主任王涛说。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历经岁月山河,南泥湾精神不但没有褪色,反而熠熠生辉,一代又一代赓续传承。
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景色。新华社记者邹竞一摄
南泥湾马坊村曾是延安市一个贫困村。“过去因为路不好,大家都开玩笑说,卖鸡蛋的不进马坊,村头进来村尾烂。”马坊村党支部书记李新说。
脱贫攻坚以来,南泥湾人勇于创造、敢为人先,拼来了又一次蝶变:错落有致的民居、纵横交错的小路、特色鲜明的民宿酒店、成排的农业温室大棚……勾勒出马坊村如今的新图景。
去年,马坊村实现村集体收入7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
“我们先后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延安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纪爱雄说,“我们南泥湾,如今已是‘示范湾’。”
晚霞笼罩下的南泥湾马坊村。新华社记者邹竞一摄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告别绝对贫困,南泥湾的父老乡亲又迈入乡村振兴的大道。
在南泥湾,不时可见参加体验式学习的干部、游学少年以及追思过往的老人,人们在这里触摸历史、汲取力量。
行走在南泥湾的村落、展览馆,63岁的福建泉州人李虹莉看得仔细,不时用手机记录下眼前所见。“我们是被南泥湾精神感召而来,看到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自信笑容,我们也被深深地感染着、激励着。”她说。
近年来,南泥湾逐渐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家门口就能就业,不出村也能每月收入3000多元。”作为村里的民宿管家,村民李生莲颇为感慨,“如今的光景美滋滋的。”
在南泥湾采访期间,记者深切感受到,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从未远离这片土地,多元发展的产业正让南泥湾成为“幸福湾”。
南泥湾规划馆里,新的蓝图已经绘就: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科技、临空服务等前瞻性、多元化的产业正在加速筹谋,南泥湾将迎来又一次华丽转身。
徜徉在新时代的南泥湾,变的是愈加幸福的生活,不变的是根植在血脉里的精神。
“英雄的故事流传延水河畔,再唱南泥湾,不忘苦和难。”《再唱南泥湾》《新唱南泥湾》……《南泥湾》已成为中国人传唱最广的经典红色歌曲之一,南泥湾这片红色热土已成为中国人汲取力量的精神高地。(参与采写:梁爱平、邹竞一)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