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产业化助推陕西崛起 科技创新将成陕西新标签
2016年,对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曹慧涛来说,最值得总结和回忆的工作,便是接待了全国累计200余个考察团。从国家各部委到地方政府,从院所到高校,万余名来访者赴西光所取经学习,令他应接不暇。然而,曹慧涛不断传递给考察人员们这样一句话:“并不是我们做的有多好,而是国家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有多迫切!”
在递交给陕西省政府的一份汇报材料上,曹慧涛代表西光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团队这样写道:“我们的使命是‘助力科技创新,缔造卓越企业,助推中国重返世界之巅’!我们希望能做这种早期创新思想的传递传播者,希望这种努力能对陕西,能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科技大省陕西的突围之路
作为科技资源大省,陕西拥有1000多家科研院所、79所高校、22万科技人员,仅两院院士就有62位,拥有国家专利发明1.4万件……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该省科技资源布局中长期存在的中央和地方、军工与民用、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分散、分隔、分离”的“二元结构”瓶颈,制约科技创新活力和创新效能的释放,优势的科技资源在很多方面仍然游离于国民经济主战场。
科技实力无法转化为对经济发展动力的“陕西现象”一度长期存在,这样的苦恼,陕西全省上下曾百思不得其解。
不仅仅是陕西,放在整个国内的科研市场上来看,2015年中国科研经费投入是1.4万亿,占全球科研经费的20%,排全球第二,中国科研人员的数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一。但令人唏嘘的现实是,中国大量科研投入产生了巨量的科技成果,但是从科技成果到产业化却存在着“肠梗阻”,大多数科研成果没能成功转化为对经济有贡献的力量。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为25%,而中国仅有5%。
除此之外,我国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吸纳成果的积极性不足,科技资源浪费、成果产出比低等体制机制问题较为突出。“科研”和“市场”两张皮的窘境严重阻碍着科技引擎的动能发挥。
2014年,时任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副主任卫新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西安一些科研单位为例,‘上一个项目,买一台设备’的现象非常普遍,实验设备、科研力量重复购置、重叠布局、闲置浪费情况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研发需求,却无力购买仪器设备。”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成为陕西科技资源分布不均的鲜明注脚。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陕西现象”令人扼腕,陕西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痛定思痛,该省开始了特色鲜明的突围之路,谋求“驱病除患”的良方。2012年,一座全新的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在西安高新区拔地而起——中心将分散于院所、高校、企业围墙内的设备、技术、信息重新“排列组合”于5大平台和12个子系统内,建设资源平台、开展开放共享服务。
此外,陕西省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陕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启动了科技惠民政策专项、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搭建了“东西部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转让合作与促进大会”……2013年,陕西依托6家国家级高新区,大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增至1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科技创新各类平台数量居西部前列。
2013年,《人民日报》报道陕西科技创新工作,“陕西激活沉睡的科技潜能,以西安为代表的科技资源统筹和科技园区带动作用明显,陕西正从科技高地向产业高地奋力挺进,‘蹲着的秦俑’正在站起来!”
产业化是释放陕西科技资源优势的必由之路,陕西省通过搭建各类对接平台,为企业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难题,让科研面向市场,让科技成果转化“墙里开花墙外红”的壁垒问题逐渐破解。其中,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和西北有色院探索出的“一院一所模式”成了陕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标杆,连续两年被写进了《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十年磨剑,改革创新 科技成果产业化助推西部追赶超越
2016年,是西安光机所产学研改革创新的第十年。
几年前,西安光机所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研究机构。如所有传统的研究机构一样:体制单一、资源封闭、理念保守、缺乏活力、研发设备闲置、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如今,该所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的产业化道路,成为全国范例。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安光机所时指出:“看了西光所后,我反复强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了依据”,“转方式调结构,首先是创新驱动,创新有很多种,但科技创新是根本”。
截止2016年年底,西安光机所先后引进14名国家“千人计划”,35名“百人计划”,60多个海外创业团队,已孵化培育140余家硬科技企业,其中4家企业已挂牌“新三板”, 吸引社会投资30亿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陕西省已将“西光所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复制。
通过系列创新举措与实践,西安光机所形成了“人才+技术+资本+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服务模式,建设了“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构建了首家“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初步形成了“人才聚集—资金投入—企业规模化发展—反哺科研”的良性价值链,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接力棒”体系,为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践行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令人欣慰的是,西光所模式还成为了全国各级科研单位的典型案例和学习参照。
2016年4月,被誉为“科技领域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宣布,在原有“率先行动”计划框架下,正式启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介绍说,专项行动将努力探索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使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转化效率显著提升,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每年6000亿元,院属机构孵化“双创”企业5000家,“十三五”期间专利实施比“十二五”翻两番。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先后出台多项重大政策利好,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执行和落,如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适度兼职兼薪,支持科研面向市场等。2017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再次讲话表示,“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必须充分尊重科技人才,保障科技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人才流动、兼职兼薪等政策落实力度,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增强科技人员的持久创造动力。”
早在2016年4月,陕西省就出台文件,允许和鼓励在陕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经单位批准后到西安自创区自主创业,在3年内保留其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
2016年9月,《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即“陕九条”正式颁布实施,将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科技成果定价机制、提高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建立“人才池”“专利池”等九条“硬措施”促进科技成果在陕转化。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对记者表示,“陕九条”的出台旨在化解陕西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的现实矛盾,实现依靠科技创新补足历史欠账,在追赶超越中发展。
2017年第1期《求是》杂志刊载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署名文章“释放改革红利 增强发展动力”,再次强调要在陕推广西安光机所模式,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建设创新型省份。文章指出: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坚持放活要素、利益驱动,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支持科技人员以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参与收益分配,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自主开展成果转移转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