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落实嘱托看变化:贺老庄村的新生活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后,延安市将志丹县列为2015年实现整体脱贫的三个县之一。经过一年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志丹县如期完成脱贫目标。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志丹县永宁镇贺老庄村,看看脱贫后老乡们的生活发生了那些变化?
在永宁镇贺老庄村的通村路上,我们见到了正准备去果园里忙活的村民聂新贵,这两天,家里十五亩的苹果树全靠他一个人修剪。
贺老庄村村民聂新贵:(果园修剪现场)必须要把头留出来
记者:旁边的枝杈都不要了?
村贺老庄村村民聂新贵:因为它交叉着,影响到整个树干的光照了。
贺老庄村的苹果产业带是在2007年建成的,从翻地、打坑到苗木、肥料,都由县乡两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帮扶,村民们最多上点农家肥,每年还能领到每亩地50块钱的管护费。去年,县上水利部门改造了人引工程,果园实现了滴灌;村民们在县上经过几次苹果栽培技能培训后,再遇到问题,电话里就能向果业专家问个明白了。
不过说起最大的变化,还在于贺老庄村的苹果园去年实现了初挂果,村民们总算见到了效益,聂新贵家一万来斤的苹果年前就卖了2万多块钱。去年果园最忙的时候,聂新贵全家人几乎都在地里帮忙。
聂新贵的父亲聂维孝:等套上袋袋,下上果子,就不得办了,就叫开人了,人还不够没钱雇,就叫亲戚帮忙么。
从果园回来后,聂新贵没怎么休息,马上又来到自己临时储藏苹果的地方,拾一些去年剩下的次果子留着过年吃。聂新贵说,自己没什么手艺,平时也就打个零工,这果园初挂果的第一年,收入就和打工差不多,看来种苹果这个事,能弄!
贺老庄村村民聂新贵:这果树栽上了,就抱住果树这个信心,把这个弄好,靠这个赚钱,这刚开始才挂果呢,肯定一年比一年强。
沿着聂新贵家再翻过几个山头,就能看到村民王怀斌家的小院了。去年,王怀斌在屋旁建起了一个简易羊圈,饲养着县扶贫部门协调帮扶的白绒山羊。
贺老庄村村民王怀斌:(去年)一共下了四个羊羔,这一个羊羔大概能卖二三百块钱。
记者:你像羊绒能卖多少钱?
贺老庄村村民王怀斌:一年能卖五六十块钱。
王怀斌家共有四口人,他自己患有间歇性癫痫病,妻子患轻微智障和严重弱视,两个女儿一个上了大学,一个还在志丹上高中。一家人收入也主要以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政策性保障为主。对于王怀斌一家,县扶贫部门也制定了细致的帮扶计划,短期帮其销售山羊、羊毛、羊粪以及初挂果的苹果,长期还得要持续地加大对王怀斌一家果园管理的技术培训和肥料投入力度。
贺老庄村村民王怀斌:我就想着明年,我也不要跟人家借钱,就这样。产业就那个果树,再有就是打点工,人家给你帮点,(剩下)就要靠自己。
沐浴在阳光下的贺老庄村显得美丽宁静,这里的人们种着苹果,养着猪羊,认真而努力的生活使得这片土地上流淌着无限的生机。贺老庄村只是延安3300多个行政村中的一个,然而村与村不同,户与户不同,人与人不同,精准扶贫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真正了解了老乡们的需求,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一人一方,分类施策。才能药到病除,燃起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更多的期待。
2015年,按照延安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志丹县通过产业、搬迁、整村推进、包村联户、救助兜底等扶贫方式,使全县74个贫困村,在册3582户9232名贫困人口整体退出贫困行列。下一步,志丹县将继续细化措施,巩固脱贫成效,确保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个老区群众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