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发现秦公大墓 墓主或为开创活人殉葬的秦武公

时间:2014-08-21 08:33来源:大西北网-华商网 作者: 周艳涛周金柱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8月21日讯 据华商网报道 宝鸡陈仓区太公庙村北侧的农田里,还生长着玉米等农作物,而地下就埋藏着2000多年前的秦公大墓 华商报记者 周金柱 摄
  近日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我省考古专家在宝鸡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一座“中”字形大墓,墓主疑是秦国开创活人殉葬的秦武公。根据秦人“陵随都移”的建制及考古发现,这座大墓周围可能就是秦的第五个都城——平阳城。
  考古发现“秦大墓”形制与秦公一号大墓一致
  2013年初,省考古研究院在宝鸡陈仓区太公庙村附近发现了11座古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墓形状呈“中”字形,墓道向东西两侧延伸,形制与凤翔秦公一号大墓基本一致。这座“中”字形大墓总长约106米,其中墓室宽20米,长46米,深十多米。
  之后,考古人员在大墓东南侧勘探出“凸”字形车马坑,全长72.5米,其中主体坑长54.5,宽20米。
  再后,考古人员在大墓东西两侧分别发现了疑似陵园的兆沟设施,从而证明秦公陵园的存在。
  考古专家还在墓葬附近发现了城址的线索。根据其时代和性质推测,该城址极有可能是秦的第五处都邑——平阳城。
  据了解,秦公一号大墓的墓主是秦景公,依此判断,这座秦公大墓墓主级别应与秦景公相当。
  窑洞垮塌现乐器祭祀坑30多年后找到了秦公大墓
  昨日,宝鸡陈仓区博物馆馆长、“宝鸡太公庙秦平阳城址与秦公陵园”考古项目参与者董卫剑说,能发现这座大墓,缘于1978年在陈仓区太公庙村发现的一处乐器祭祀坑。据了解,1978年1月,宝鸡县(现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农民冉怀绪,在自家后院拉土时发现一处秦公钟镈(bó)祭祀坑,共出土青铜钟5件、青铜镈3件。
  当年出土的8件青铜乐器体量恢宏,纹饰繁缛,尤为珍贵的是上面还有铭文。根据铭文推断,主人很可能便是建都平阳后的第三位秦公——秦武公。
  昨日上午,冉怀绪的老伴张奶奶对华商报记者说,当年发现“宝贝”的地方就是她家作为厨房的窑洞,因为下雨窑洞垮塌了,家里人往外拉土时,发现了文物。
  我省考古专家介绍,根据经验,考古人员认定太公庙村乐器祭祀坑的东北方向应该有秦公大墓存在的可能。2013年4月至12月,考古人员在太公庙村北侧田野中展开工作。2013年4月22日,在距乐器祭祀坑百米的地方,考古人员真的发现了秦公大墓和车马坑,以及疑似陵园的兆沟设施遗迹。
  秦公镈(bó) 资料照片

 
  墓主疑是秦武公在位时曾攻打到华山脚下
  专家推测,这座秦公大墓的主人极有可能是秦武公。
  昨日,我省考古专家说,太公庙大墓与车马坑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史记·秦本纪》的记述。据记载,秦平阳宫城系秦宪公新建之都,陵园也随之附设,葬于此园的有其后4位国君,即秦武公和执政于雍城初期的秦德公、宣公和成公,而平阳都的第一代国君秦宪公却没葬在这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导徐卫民介绍,秦武公是秦宪公长子,在位时扩宽了秦人疆域,曾经攻打到华山脚下。
  根据《史记》记载,秦武公去世后,葬于平阳,开创了秦国以活人殉葬的先河,当时殉葬者达到66人。这一恶习在秦延续了近300年,直到秦献公(前384-前362年在位)时期才废除。
  平阳城址何时重现考古专家正在寻找
  董卫剑表示,1978年发现的乐器祭祀坑距秦公大墓有百米远,虽然此前发现的8件青铜乐器主人可能是秦武公,但这座大墓埋葬的是否就是他,还需后期挖掘证实,“毕竟中间这100米下面啥情况,还不清楚”。昨日,华商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发现秦公大墓的太公庙村。在村北侧一片种有玉米的农田,多名村民称,去年考古人员在附近探测了近一年,但始终未挖掘。
  “秦人都城建在哪,陵园就会迁到哪,因此我们断定,大墓附近肯定有都城遗址。但平阳城遗址现在具体在什么位置,还没有确定。”董卫剑说,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努力寻找。

 
  近日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我省考古专家在宝鸡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一座“中”字形大墓,墓主疑是秦国开创活人殉葬的秦武公。根据秦人“陵随都移”的建制及考古发现,这座大墓周围可能就是秦的第五个都城——平阳城。
  多知道点
  平阳城作为秦都城为何仅仅36年?
  据推算,自秦宪公二年(前714年)至秦武公二十年(前678年),秦置都平阳共36年。
  为何只有短短36年时间呢?徐卫民认为,这与当地的地形有关,平阳距离渭河较近,容易遭遇洪灾。所以后来秦人选择迁都。据《汉书·郊祀志》载:“汉成帝时,雍大雨,坏平阳宫垣。”平阳古城遗址,是否被这次大水冲毁还不清楚。
  秦国“九都八迁”九都到底在哪?
  公元前897年,秦先祖被周王赐为附庸,得到了一块封地,封地位于今天甘肃礼县,也是秦的第一个都城所在地。根据史书记载及考古资料,可以看出秦历经九都八迁,迁移一路向东,最终建立大秦帝国。但具体位置,目前考古还无法完全确认。
  我省研究秦史的考古专家说,这九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都城,有的只具备部分都城的功能,他将这九都分为三类:
  一类是具备多重功能的三处秦都城西犬丘、雍城与咸阳;
  第二类是具备部分都城功能的二处秦城——平阳城、栎阳城;第三类是用以临时过渡的四处邑——秦邑、汧城、汧渭之会、泾阳宫城。
  秦人为何热衷迁都?
  秦人为何如此频繁迁都呢?徐卫民认为,西北环境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秦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环境,不断东迁,在定都雍城后,逐步实现逐鹿中原的强国梦想。也有专家认为,频繁迁都最初可能因为受到外族的威胁。
  但不少专家认为,秦人东迁完全为了秦人自身的发展。在秦越过陇山后,从汧河岸边,到汧渭之会,再到渭河岸边,八百里秦川,其都城的地形越来越开阔,土地越来越肥沃,交通越来越发达,迁都其实也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利用地利的过程。

http://news.hsw.cn/system/2014/08/21/052002858_02.shtml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陕西三项考古发现入围终评
  • 陕西两项目入围二〇一八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 陕西省发现一处目前仅见的保存完好的唐宋县城遗址
  • 宝鸡4名党员干部因违规收送礼金被查处
  •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 陕西在古墓葬中发现65件彩绘泥塑佛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