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高原牧业县脱贫摘帽记

时间:2017-12-07 16:0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西宁12月7日电题:高原牧业县脱贫摘帽记
  
  新华社记者吕雪莉、赵雅芳、邓万里
  
  5年来减贫超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5%降至0.79%,群众认可度高于90%……这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交出的脱贫“成绩单”。
  
  今年11月初,国务院扶贫办发布消息,同德县和全国另外25个贫困县一起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将由省级政府陆续批准退出贫困县。记者近期在同德回访发现,摘帽之后的藏区群众面貌仍在持续改善,大家对奔小康信心十足。
  
  特殊类型贫困实施特殊攻坚
  
  5年前,记者在同德采访时,街上不时可以看见流浪乞讨者,不少牧区没通电、没通路,不少牧民背水喝、住的是土坯房。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住在尕巴松多镇贡麻村的牧民索南项秀。由于父母早逝,索南项秀住在姐姐家土坯房约1米深的地窝子里,几乎也不和别人说话。
  
  而这次记者到访时,索南项秀笑容满面地主动迎上来打招呼。在他身后,一座藏式砖木结构新房在阳光照耀下十分亮丽。
  
  同德县平均海拔3660米,6万多的总人口中,藏族占九成多,大多从事农牧业生产,是典型的高原牧业县。
  
  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滞后,资源严重匮乏,同德是青海省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2011年底的数据显示,当时全县有3.69万人处在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以下。
  
  特殊类型贫困,需要实施特殊攻坚。2012年,青海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生态保护6个方面开展对同德县的扶贫工作。
  
  记者5年后回访看到,县城街道上已是车水马龙,两旁商铺林立,草原上随处可见漂亮的新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现在的生活多好,挺知足的。”索南项秀说,2013年政府补贴资金帮助我家修建了新房,面积有80多平方米。现在我也当上了草原管护员,一个月有1800元的岗位工资。
  
  全方位构建脱贫攻坚保障网
  
  同德新区祥和小区的居民宫保基对自家的变化感触很深。他说,这几年惠民政策越来越多:住房有补贴,草场有流转费、医疗养老有保障、孩子上学全免费……
  
  “草场少、耕地少,可利用资源短缺,这是长期以来导致同德农牧民贫困的最直接原因。”同德县委常委、副县长苑丹坚措说。
  
  为此,同德县大胆探索“三三布局”生态战略:将三分之一的牧户搬迁到县城定居;将三分之一的牧户搬迁到各农业点和小集镇新建住房与原有牧户集中定居;剩余的三分之一牧户留居原有草场。
  
  宫保基家过去住在唐谷镇和坪村,由于草场少,靠放牧无法维持生计。在帮扶资金补贴下,他家搬迁到了县城,近11万元的建房资金他自己只出了1万元。如今,孩子在县城入学,夫妻俩就近打工,生活有了新的开始。
  
  实施特殊贫困脱贫攻坚以来,同德县锁定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吃穿、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全方位构建脱贫攻坚“保障网”。
  
  在教育保障方面,同德扎实抓好15年免费教育、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全县“一村一幼”等义务教育保障工作,严格落实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14%。
  
  24岁的藏族女青年拉军卓玛,今年刚从牧校毕业,现在县城一家公司上班。她说,读小学中学都是免费,上大学后每年能拿到3000元的贫困资助。
  
  在医疗保障方面,同德完成了5所乡镇卫生院、73所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落实新农合、大病保险等相衔接的医保扶持政策,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的参保率达到100%。
  
  苑丹坚措表示,通过近几年的持续投入,全县农牧民住房难、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创造了青海藏区深度贫困地区的多个第一。
  
  以点带面推动特色产业扶贫
  
  通过“三三布局”的人口转移,破解了资源约束,但产业发展是保证脱贫可持续性的关键。
  
  同德县根据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开展精准扶贫措施,努力做到因村因户施策。依托4478.08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同德县对1160户4471人实施“一村一策”集体脱贫产业,对713户2526人实施“一户一法”脱贫产业。
  
  尕巴松多镇秀麻村和贡麻村都是传统牧业村。2016年,两村通过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93人,以无污染烧砖设备加工生产红砖的秀麻村砖厂,年人均可分红2560元。
  
  除了村级产业,同德县还建起两大扶贫产业园,目前已有14家企业投入运营,涉及藏服加工、青稞加工、藏文化影视拍摄制作等多种特色产业。
  
  记者在园区内的日雪肉食品加工厂了解到,周边4个行政村的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到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分红7.36万元。还有30几位贫困群众,通过前期技术培训后在公司实现了就业。
  
  唐谷镇托斯村村民王青过去在牧区放牧,到公司上班后,一个月有2000元的工资。“国家政策多,这些年牧区变化很大,我们对奔小康很有信心。”王青说。(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百家网媒脱贫攻坚看甘肃——24小时内“秦安蜜桃”可达全国各
  • 青海脱贫攻坚交出“赶考”新答卷
  • (脱贫攻坚)绿水青山助力青海湖畔农牧民增收致富
  • 青海省脱贫攻坚 宣讲活动正式启动
  • 青海省推出 21项举措推进脱贫攻坚
  • 青海省医疗保障和救助脱贫攻坚行动落地开花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