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7月14日电(记者顾玲)今年5月,80岁的藏族牧民更登尖木措得到政府补助的危房改造资金2.5万元,再加上精准扶贫的5.5万元,这两笔钱让他可以盖两间新房。想到自己终于从住了几十年的板房中搬入新房,更登尖木措喜上眉梢。
更登尖木措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达玉村,这里的牧民居住分散,盖房子的砖拉到村里后,还有五六公里的路需要用小型农用车来转运,拉一车砖需要200元钱。“地基得自己打,沙石料得自己到河里拉,自己岁数大了不说,这额外的钱也没处来啊。”更登尖木措犯了愁。
让更登尖木措没想到的是,这个难题很快得到解决。
“我们通过‘大走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协调建筑老板全部给他包掉了。”达玉村团委书记兼二社社长久美尖措说,“多亏了‘大走访’,让我们了解到了最基层农牧民的情况。”
据了解,自2013年秋天开始,祁连县野牛沟乡率先在全县开展“大走访”工作。曾在野牛沟乡担任乡党委副书记12年的曹武龙告诉记者,2013年秋天,乡党委政府换届后人员变动较大,部分乡镇干部对基层的具体情况不清楚,于是乡党委决定分组、分片联点,由乡上领导带队、联村干部参与,开始对全乡农牧民群众家庭进行“大走访”。
农牧民群众居住分散是“大走访”面临的现实问题,骑摩托车、骑马、走路都是干部们采取的寻常方式,“遇山过山,遇水过水,整个一次‘大走访’走下来大概要四五千公里。”曹武龙说。
野牛沟乡大浪村村长才郎本告诉记者,2014年村里选出村两委班子后,往返700公里对全村每户牧民进行了走访。“村民们反映最大的问题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电不通,路不通,河上没有桥,手机没信号……”才郎本说,通过“大走访”了解到实际情况后,“我们对问题进行了汇总:哪些需要往上报,哪些需要调解,然后根据情况分类实施。”
针对村民们提出的基础设施的问题,村干部们多方奔走,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如今,大浪村里已架起了一座长16米、宽4米的桥,方便了牧民群众出行;20户牧民群众家通了电,240户牧民全部发放太阳能设备,解决了照明问题……
“这几年,随着草原禁牧奖补政策的实施,过去划区轮牧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因为奖补资金和牛羊吃草而产生的家庭矛盾纠纷有抬头趋势。”曹武龙说,针对这些矛盾纠纷,乡上实施“分级分类筛选,分级调解,限定期限,明确责任人,集中调解解决”的办法,把90%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一部分历史遗留问题也进行了协调解决,得到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4年,边麻村部分牧民私自占用牧道,影响了转场牧民放牧。乡上通过“大走访”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一方面给牧民群众讲政策法规,一方面请来村里有威望的老人,经过3次调解,终于成功化解了矛盾。
“一次转场只需要10天,边麻村的牧民只需在转场期间把铁丝网剪开,就可以让转场的牧民通过。经过我们做工作,最后他们也认识到是自己不对。”曹武龙说。
野牛沟乡乡长鲍宪琴说:“‘大走访’架通了干群桥梁,增进了感情,干部知道群众的困难,群众也理解干部的疾苦,这样就使纠纷解决更便捷,干部和群众之间更加心贴心。”
如今,在祁连县野牛沟乡、默勒乡、央隆乡……“大走访”作为一种联系政府与群众的工作手段,已遍地开花;每年3月、10月的两次固定“大走访”和不定时的临时走访已成为常态,搭建起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