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继2021年推出首批4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后,该厅再次推出6个典型案例,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一步厚植宁夏生态环境优势,发挥了典型引领和示范推广作用。
近年来,宁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提升,并通过生态产业化经营等方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显化,形成了“矿山修复+”“防沙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盐碱地治理+”等多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体路径。
2021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推出首批4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其中,贺兰县“稻渔空间”一二三产业融合案例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充分体现了宁夏在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过程中取得的突出成效。
为持续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再次组织开展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工作,编写形成了中宁县放活林地经营权开展金融创新助推林业改革发展、中卫市沙坡头区探索“光伏+”产业、青铜峡市鸽子山葡萄酒庄、泾源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绿色产业发展、银川市兴庆区薰衣草基地生态环境建设、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设施葡萄高干水平棚架复合栽培示范推广项目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涵盖了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和产业项目融合发展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下一步,自然资源厅将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负责人说,继续发掘全区“两山”转化成效突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好典型,指导各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工作,推动形成“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加快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记者张瑛)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