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品种抵抗力强,体型大,产肉量比土种高出三成多,一头牛卖1万多元是随随便便的事。”8月9日,隆德县杨河乡红旗村养殖户张香兰谈及养牛信心十足。固原市围绕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经过三个阶段20多年的品种改良,推动牛产业实现华丽转身,役用土牛变成百姓脱贫致富的“万金洋牛”。
固原市是自治区确定的六盘山肉牛产业核心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该市就着手优化肉牛品种结构,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从人员、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障品种优化工作顺利进行。最初引进秦川牛和英国短角牛等优良品种,对体型小、商品率低的土种役用牛进行改良,得到体型较大、役肉两用的“现金牛”,黄牛改良率达百分之百,为平稳过渡到大体型肉牛群体奠定基础。之后,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等国际大体型肉牛再对改良黄牛进行叠代改良,形成以大体型品种为主的肉牛群体,肉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泾源县大湾乡何堡村被确定为高档肉牛生产项目区,以代育形式为日本有关项目培育幼体肉牛,交售价格毛重每公斤40元,比普通牛几乎高出1倍。多年来,黄牛冷配点由最初2个发展到285个,冷配母牛由最初25头扩展到现在每年14.8万头。全市累计完成黄牛冷配改良135万头,头均效益提高千元,农民饲养良种牛纯收入9亿多元。2014年,固原市肉牛饲养量达100.2万头,全有海外基因,其中基础母牛存栏30.32万头,占全区62.76%。
目前,固原市牛产业“优质+高端”的发展思路刚刚破题,力求在做优做强西门塔尔、利木赞成熟肉牛品种的基础上,发展能够生产雪花牛肉的安格斯高档肉牛品种,已引进近5000头基础母牛。
(责任编辑:张云文)